第178章 更改盟约 五王共治(2 / 2)
“潭州、岳州不要了?”刘安质疑。
薛斌急忙摆手道:“不,老朽只是建议天道社应该向北扩展,扩到襄阳,与金国接壤,而后名正言顺地举起收复中原的旗号,等取得一部分读书人和官员支持,便可在襄阳建立政权。”
“汉江直通鄂州,占据襄阳,整个荆襄、荆湖都是天道社囊中之物,潭州、岳州也跑不了。”
听此一言,刘安顿时思绪万千,半晌之后回道:“我们目前实力不强,根本不足以一边抵挡朝廷围攻,一边向北方拓展,更别说从金人手里抢地盘。”
“实力是慢慢积攒的,只要时间够长,总有一天可以从南到北占据襄阳,收复中原!”薛斌道。
这话有些奇怪了,一个念头瞬间在刘安脑中浮现,于是问道:“老先生,你从平江赶来,不会就是为了劝我北伐中原吧?”
“果然还是被首领看穿了,我确实有些私心。”
薛斌略微有些尴尬,随后解释:“我祖籍开封,当年祖父曾在朝中为官,后来被发配岳州编管,全家便迁来了平江县。十多年后,虽然承蒙大赦,但祖父的政敌稳居朝堂,祖父至死不得为官、不得返乡,全家也就一直留在平江。”
“祖父临死前还念叨着回开封,这也成了全家的心病。本来金兵南侵前有机会重返开封,可家父多病,耽搁了数年,后来金兵攻占了开封,从此之后,返乡就成了奢望。”
“虽说返乡的希望不大,但岳家军一直在筹备北伐,多有进展,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念想。但去年宋金议和之后,北方成了金人的地盘,返乡彻底没了希望,家父本就年事已高,听到消息,当天便含恨而终。”
“后来听说你们在潭州闹得有声有色,我便时时留意。再之后,听到一些首领的言行和诗词,我便知道首领是想做大事的人,所以天道社一到平江,我便积极响应。”
“依靠朝廷没希望回中原,就只能依靠天道社。还望首领勿怪!”
难怪之前觉得对方言辞有些奇怪,原来竟然是想借助天道社重返中原!虽然确实私心很重,不过也为自己开拓了思路。
荆湖地处腹地,无所依托,处处受制,确实不是久居之地,之前就想渡江发展,现在看来北上襄阳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于是便说:“老先生放心,我不会接受招安。如老先生所说,天道社要想长远发展,确实应该向北走,只是目前时机未到,朝廷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北上。”
“亲耳听到首领这句话,我就放心了。等哪一天,天道社要北上,我全家老少必定追随!”
“好,那我可等着老先生。”
随后,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,见亲卫来寻,薛斌借故告辞。
刘安匆匆回到军营,原来是王元从澧州送来急信。
信中说,刘锜正准备出动大军攻占安乡,郭淳、金宣、周瑞靠不住,王解三心二意,而天道军兵力不足,唯恐守不住,请求岳州调兵协助。
王元在澧州处境艰难,之前数次来信,从来没有提过兵力不足的问题,现在请求援兵,必然形势危急。
“传令,临湘第八军分兵一千五百人,即刻进驻华容县,协助第四军王元,防守澧州安乡县!”
联军一盘散沙,如果他们靠不住,天道军便要独自面对刘锜。
现在刘锜兵力不多,还能应付,一旦他兵力增加,天道军四面皆敌,兵力太过分散,迟早会出事。
联军要发挥他们的作用,也该有更大的用处。
结合薛斌所言、一众头领来信提议,刘安仔细推演两天两夜之后,回信黄诚、顾长生:更改盟约,五王共治!